卵巢癌症狀在初期一般來說都不明顯,有可能會出現腹部腫大、脹氣等腹部不適症狀,患者時常誤判是腸道不適跑到腸胃科掛號,部分患者已有很多腹水或癌細胞轉移壓迫腸道;真的是有一些病患都只是飯後腹脹就診,但是已經發現腹水和癌細胞轉移,故醫生們提醒生理期已停止的女仕們,如果身體不適,千萬要提高警覺,早日找出問題,把握治療黃金期。

卵巢癌很難被早期發現,因為卵巢癌初期通常不會出現明顯徵狀,但到了徵狀發生時,通常會同時有擴散的情形。患者在感到壓痛或其它不舒服前,腫瘤或許已生長一段時間。甚至到了徵狀產生時,它們可能因不明顯而被忽略,原因是這些卵巢癌症狀中,有一些是非常普遍的,例如腹部疼痛、腹脹、沒有食慾、頻尿等,常讓人覺得問題不大,並不會太在意。當腫瘤長大了,病人會覺得下腹部的腫脹很難受,會因此而食慾減少或是吃了不多就有飽脹感。

別的卵巢癌症狀有可能會是脹氣、消化不良、噁心和體重減輕。大的腫瘤可能壓迫附近的器官,例如膀胱或腸子,會有便祕、頻尿或腹瀉。偶爾卵巢癌可能會出現陰道出血的現象。
 
甲狀腺癌約占全部癌症的百分之一,確切引發甲狀腺癌的原因還沒有找到,但可能與下面的因素有關係:

1. 胸部或頭頸部上方在兒童時期曾因腮腺炎或淋巴腺炎用X光或放射線治療者比較容易罹患甲狀腺癌
2. 一些橋本氏甲狀腺炎病人可能和導致甲狀腺惡性淋巴瘤有關。
3. 基因遺傳:特別是家族性甲狀腺髓質癌病人有約兩成的遺傳可能。

甲狀腺癌的臨床徵狀大概可歸納為以下幾種形態:

1. 甲狀腺局部腫大或摸到硬塊,並且腫塊大小日漸增大,都有可能是得到甲狀腺癌,應作進一步檢查。
2. 局部壓迫性症狀:當腫瘤壓迫到返喉神經的時候會有聲音沙啞的反應、當食道受到侵犯時會吞嚥會出現困難、跟體重會減輕、侵犯或壓迫到氣管時則出現咳血、呼吸困難跟胸部不適感覺。
3. 癌局部轉移之症狀:頸部淋巴結的腫大,特別是乳突癌和髓質癌比較容易發生頸部淋巴結之轉移腫大。
4. 遠端轉移之症狀:腦部轉移引起頭痛及嘔吐、肺部或縱隔腔轉移導致胸部不適、喀血跟咳嗽、脊髓轉移引致手腳酸麻或無力、骨頭轉移造成病理性骨折引致疼痛等。
 
降低得到卵巢癌塑化劑,會提高罹患生殖疾病、乳腺癌或卵巢癌等機會。

民眾聞塑色變,但實際上塑化劑應用廣泛,大部分化妝品、玩具和食物包裝等都有。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研究顯示,部分塑化劑包括被加入台灣食品中的DINP、DEHP與BBzP、DBP等,其組織跟雌性荷爾蒙相似,身體細胞對這些塑化劑的反應與雌性荷爾蒙一樣。醫學院內科系腦神經科何樹良教授解釋,上述塑化劑會引起雌激素效應,讓身體錯誤放出抑制蛋白生產指令;雖然並沒有急性的毒性反應,可是被吸收的塑化劑會聚集在脂肪組織中,可能會令精子數量降低和提升罹患卵巢癌或乳腺癌等,長期而言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大腸息肉往往是大腸癌的警訊,美國研究顯示,每天只做一小時適度的運動,好像是在郊區散步、步行或者是爬樓梯,可幫助減少大腸息肉發生風險。事實上,運動或可幫助身體產生一點生理變化,非常多研究數據顯示,超重跟大腸息肉有很大的關係,運動應是透過胰島素變化,改變身體運作,進而提升身體健康。

這個研究的樣本人數有近千人,包含不同的族群,其中20.6%是亞裔,研究中有約三分二樣本數過重,約一半的人一周最少運動一小時。研究人員使用大腸鏡檢查得到結論,一周運動一小時以上的人數,有大腸息肉的機會是25.3%,而沒有運動習慣的樣本數,大腸息肉發生風險則是33.2%。

研究亦顯示,若能每日稍微做點運動,但不需要太大的運動量,好像是花一小時慢步、爬樓梯,就可減少大腸息肉發生機會,運動對超重、肥胖的人特別有益。若運動習慣維持三年以上,對大腸保護效果更好,大腸息肉出現機會率會大幅減低。這個報告發表於消化疾病周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