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癌症在確診時都已經是晚期,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多注意的話,是可以發現一些可以察覺的癌症徵兆。例如感冒老是治不好,就應該當心可能是鼻咽癌的問題,因為鼻咽癌在早期時的症狀並不明顯,跟一些感冒症狀非常類似,像是流鼻涕及咳痰等,如果一直都治不好的話,應儘快去作詳細的檢查;如果不幸因淋巴腫大引起鼻塞或視力受到影響時,這可能已經到了癌症的中、後期了。

有抽煙習慣的人,如果出現連續性的咳嗽,或者是痰中帶血、吞嚥困難、胸痛等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做檢查,因為這些都是肺癌的典型症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另 一種情況是如果經常有上腹悶脹的感覺,或者是常常有不明原因的肚子痛,做了胃鏡及超音波檢查肝膽都沒有問題,可是體重卻突然下降,就應小心是否是胰臟癌的 問題,應作這方面的詳細檢查以找出真正的原因。

在女性方面,如果持續的出現以下任何一種徵狀,像是腹部或骨盆疼痛、下腹腫脹、悶痛、尿急及頻尿、很快就有飽足感等,應當心是不是卵巢癌的問題,應儘快作詳細的檢查;除此之外,如果排便習慣突然改變,可能會是腫瘤壓迫到大腸,這是另一項警訊。在生理期方面,如果有經血量增多、生理期不規律或者是更年期後出血等症狀連續達3個月以上的話,則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前期症狀。
 
健康檢查的事前資料搜集是不能少的,主要原因是健康檢查的項目有很多,很容易讓人眼花撩亂,其中的價格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多看、多問、多比較是最基本的原則;否則的話可能會花了冤枉錢還得不到想要的服務,是非常不值得的。

有一些人可能會有一個迷思,認為健康檢查的項目越多,一定是比較划算,但實際情況可能並不是如此,因為有一些健檢機構會把比較大項的檢查分拆為多個小項目,或者是訂立一些讓消費者產生疑惑的名稱,事實上可能有一些項目根本是不需要或不適合的。換句話說,如果是用不到的項目,就算是再便宜也算是浪費。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人認為健康檢查的費用越高,那一定就比較好,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是不是比較好應該是相對而言,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因為健康檢查是屬於高度個人化的服務,每一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健檢服務才是最高的原則。
 
婦產科醫師表示,造成陰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一些年紀較輕的女性會因為子宮功能失調、荷爾蒙以及凝血功能異常而引發出血的現象;而三十歲以上的女性則大部分是因為子宮肌瘤的因素而引起出血,甚至更嚴重的是因為罹患子宮頸癌而引起不正常的出血現象。

婦女每個月都會因生理期而出血,但如果不是因生理期的正常性出血,千萬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健康上的問題;日前有一個個案是一名中年婦女因為流產手術處理得不 好,引致陰道出血長達超過一個月,但當事人誤以為是生理期還未結束,因此每天出門還是墊著衛生棉。事實上,據婦產科醫師表示,婦女生理期持續的時間應在一 個星期以內,如果陰道出血的現象持續超過一星期的話,或者是出血量很多且含有血塊又合併腹部疼痛,應該要馬上就診,找出真正的原因,千萬不能再以為是生理 期還未結束。

另外,有部分婦女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經懷有身孕,而誤把懷孕期間的著床性出血認為是生理期,但事實上這類型的出血跟一般生理期出血不同的是其呈現為點狀且血量少。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有出血持續超過一星期、出血量很多且含有血塊又合併腹部疼痛,都應該立刻就醫並做如子宮頸、子宮肌瘤及超音波等檢查,找出問題所在。此外,有少部分婦女會在兩次生理週期之間有出血的現象,如果兩、三天就停止的話,應屬於排卵性出血,則不需要太擔心。
 
大腸直腸癌是目前台灣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的癌症,但以罹患人數來看,它卻是患者最多的癌症,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平均每48分鐘就有一位國人被確診為大腸癌患者;而在大腸癌的進化過程中,如果可以在大腸息肉致癌基因活化前,先給予適當的治療或切除,就能夠有效地阻止大腸癌的形成,然而讓人感到可惜的是,被認為是有相當準確性的大腸癌篩檢方式糞便潛血檢查,並沒有被民眾廣泛地採用,錯過了很多提早發現,提早治療的機會。

事實上,民眾只要每一至兩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就可以把大腸癌的 死亡率降低百分之十八至三十三,而國民健康局自民國93年起,更推出針對50至69歲這個年齡層的民眾作免費大腸癌檢查服務,從統計資料顯示,93至97 年接受檢查的人數約有120萬,檢測出約1,300名的大腸癌患者,而其中30%以上是零至一期的早期癌症,在治療的成功率上會大幅提升。

隨著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及精緻化,台灣近年來大腸癌發生率越來越高,患者人數不斷增加,不得不加以注意,因此定期的大腸癌篩檢是有其必要的;特別是家族病 史中有大腸癌患者的話,其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建議提早到40歲就開始進行定期檢查,讓自己的健康多一分保障。
 
鼻咽癌在亞洲的好發率會比較高,一般認為跟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在台灣,鼻咽癌也算是常見的癌症,據統計每年約有1,200名的新增病患,標準的鼻咽癌治療方 法是以放射線治療為主,加上手術治療為輔助,對於較早期的鼻咽癌來說,治療效果算是不錯的,然而也約有10%的病患在接受完放射線治療後,因為腫瘤有殘存 或者是局部復發,引致顱底的骨頭出現發炎甚至壞死的現象,並產生類似肉類腐敗的臭味;但由於病患的嗅覺神經已受到損害,因此自已並不會察覺,可是周遭的人 卻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對病患的生活造成很多的不便,甚至出現非常難堪的結果。

對於這樣的困擾,基本上可以透過手術來加以治療,可是一般的手術過程算是相當繁瑣的,要先從鼻翼的單側或兩側開口,並且打開頭皮、拆卸鼻骨,才能找到腫瘤 所在並加以切除,但手術後會留下疤痕,五官也有可能稍為移位;再者,由於病患先前已經接受過放射線治療,傷口本來就比較不容易癒合,因此有約三成的機率會 發生傷口感染或腦膜炎等併發症,讓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大減。

所幸目前已發展出新的治療技術,就是透過內視鏡手術,從鼻孔直接進入,清除骨頭壞死的部分,這樣做的好處是幾乎不會在病患臉上留下傷口的痕跡,住院期間也可從先前的兩至三星期大幅縮短為兩至三天,發生併發症的機率也可大為降低;配合術後每天用食鹽水清潔鼻咽腔,鼻咽癌患者的術後困擾,幾乎都能夠得到解決。
 
甲狀腺腫瘤在女性腫瘤中算是常見的, 男性跟女性的比率約為3比10,甲狀腺腫瘤的發生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是跟遺傳體質、飲食習慣、缺乏碘或內分泌問題等有關,多發生在30-50這個年齡 層。多數的甲狀腺腫瘤都是屬於良性的,只需透過定期追蹤來掌握病情即可,但假如腫瘤的體積已大到壓迫到聲帶及呼吸道,會造成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或聲音沙啞等 現象,這時候就要評估是否要進行手術切除了。

有少部分甲狀腺腫瘤可能是本身內分泌或體質的原因,在接受過切除手術後,在5-10年後又再復發,甚至有進行過三、四次手術的案例。有時候在手術的過程中會傷及控制聲帶的喉返神經,造成手術後容易嗆到或聲音沙啞等後遺症,嚴重的可能會引致窒息,有生命的危險。

另一方面,如果甲狀腺腫瘤的患者年紀太高或太低,即在30-60這個年齡範圍之外的話,惡性腫瘤的機會會大幅提升。從國民健康局揭示的統計資料顯示,甲狀腺癌是 女性癌症的第六名。因為甲狀腺腫瘤在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即使抽血檢查也不能判別是良性還是惡性,因此如果發現頸部有不明的腫塊且久不消去的話,都要提 高警覺;建議到頭頸專科或耳鼻喉科作詳細診斷,如有需要的話,可透過更高階的醫療設備如超音波、電腦斷層、核子醫學掃描、核磁共振、病理切片或細針穿刺細 胞學等檢查,確定是否為甲狀腺癌,主要目的是希望能早日發現,早日治療。
 
根據一家跨國健康檢查機構針對包括台灣、北京、上海、香港及馬來西亞等五地,在2010年總計十二萬人的健康檢查報 告分析顯示,體重過重高居五地健康警訊的榜首,這反映出體重控制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健康問題。具體數字中以北京市民超重比例最高,比例高達百分之六十、 再來是馬來西亞的百分之五十八、上海則是百分之五十三點一、至於台灣是百分之五十一點六、香港是百分之四十點八。總括來說,在五地有做健康檢查的的民眾中,平均有一半的人有體重過重的問題。

體重過重基本上是多種慢性疾病的致病因子,像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及高血脂症等,而在這十二萬筆受統計的健康檢查資 料中,血脂肪不正常、脂肪肝及空腹血糖過高等問題,普遍來說都是大部分人的共同問題。事實上導致肥胖的主因是吃得多、動得少,像在台灣的受檢樣本中,運動 量不足的比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以年齡層來區分,台灣的受檢樣本中以十九到三十四歲的人最不喜歡運動;如果再以性別來區分,女性朋友相對於男性來說 是比較不喜歡運動的,女性朋友運動量不足的比率則是百分之七十三點三。
 
卵巢及子宮的病變,是婦女朋友最不希望遇到的疾病,原因是害怕囊腫最終會變化為癌症,因此,如果被診斷出有卵巢囊腫或子宮肌瘤,醫生會建議早日動手術切除,以杜絕日後的病變機率。但最近英國倫敦大學針對50至74歲這個年齡層的婦女做了一次調查,從其研究報告中顯示,如果是月經週期已停止的女性的卵巢內有囊腫時,轉化為卵巢癌的機率不高,據倫敦大學研究人員指出,因為現在只有做了數據比對及分析,對於卵巢囊腫是不是會轉化為癌症的風險機率較低,還要作進一步的研究及調查。

在之前有很多研究顯示,卵巢囊腫跟癌症有一定程度的關連,專科醫師也提醒說,如果做超音波掃描看到是巧克力囊腫且大於3公分的話,建議盡快切除,避免再做手術病理化驗後才發現是卵巢癌。 醫師也說,不管卵巢囊腫跟癌症之間是否有關連,有囊腫的問題就應該做定期追蹤檢查,特別是月經週期已停止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率本來就比較高。做定期追 蹤檢查最主要是提防惡化的可能性,而且如果巧克力囊腫越大的話,對卵巢正常組織的影響也會相對的較大。總而言之,早日發現,早日治療是最基本的原則。